【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一乘思想
标榜成佛(一乘)为唯一究极果位,主张三乘也可能成佛的思想。这是《法华经》的核心教义之一。依《法华经》所说,佛教的实践,虽有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三种修行方式(三乘),但最究竟的还是“一佛乘”。
《法华经》〈譬喻品〉以“三车火宅”为喻,将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依次比作羊车、鹿车、牛车,而将一乘比作大白牛车。
关于一乘与三乘的关系,中国佛教界古来已有三车家与四车家的说法。三车家主张大白牛车不在三车之外,三乘中的菩萨乘即是一乘(一佛乘)。倡此说者,有嘉祥吉藏与慈恩窥基。四车家主张大白牛车与三乘中的牛车不同,前三车是权,大白牛车是实,天台智顗与贤首法藏力倡此说。
上列三车、四车这两种说法都是根据汉译《法华经》所作出的论议。而近代学术界则有多篇论文深入梵语原文,并参照传统解释试作论究。如日本平川彰解释《法华经》“一乘”之语,即指出〈方便品〉所说的“一乘”虽有多种意思,但首要为“佛乘”之意,因为是“成佛之教说”,所以当理解作“佛乘”。也就是说,即使是声闻乘与缘觉乘的修行者,只要觉悟一乘之教,也可得到未来成佛的授记。
换言之,就是人人都有“佛性”的意思。在《法华经》中虽然看不到“悉有佛性”之语,但“理之一乘”可以说就是佛性。
《法华经》将菩萨与二乘一齐放在否定层次,但是,虽废三乘之教而不舍三乘之人,而将三乘之人巧妙的收摄在一乘中。因此,平川彰结论是,《法华经》的作者已有一乘佛教优于以往菩萨乘思想的认识。
论述一乘思想的经典,除以上的《法华经》外,还有《胜鬘经》与《华严经》。中国华严宗徒依《华严经》,分一乘为同别二教,而展开判教论。法相宗人则主张三乘真实、一乘方便。
[参考资料] 藤田宏达《一乘与三乘》;平川彰《法华经咱芣ける一乘的意味》《开三显一の背景只屘の形成》;野村耀昌《一佛乘の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