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一切经音义
“一切经”谓大藏经。“音义”为某一字、词的读音与意义。“一切经音义”,即专为解释佛经中之字与词之读音与意义的书。主要有下列几种︰
(一)二十五卷︰唐‧玄应撰。又称《玄应音义》。收在《碛砂藏》(新文丰版)第三十册。系就《华严经》《顺正理论》等四五八部经律论之难解汉字,引用众多典籍,并参照梵语读音,以辨明其义。为现存最古的音义书。
撰者玄应,曾于玄奘译场任“定字伪”之职。贞观末年奉敕撰述本书。本书虽称为一切经,实仅就《大唐内典录》所载入藏经论八百部中,择其重要者略加收录而已,未尽全藏。在以高丽本为底本的日本《缩刷藏》《卍藏》中,本书共计二十五卷,但在《明藏》及《黄檗藏》中则分成二十六卷。另外,《法苑珠林》卷一百则谓有二十卷,且称之为《大唐众经音义》。
(二)百卷︰唐‧慧琳撰。又称《慧琳音义》。收在《大正藏》第五十四册。系注解《大般若经》等一二二○部经律论之难解语,凡《开元释教录》入藏的经论皆加以注释。其中,并转载《玄应音义》《慧苑音义》。
撰者慧琳为西域疏勒国人,尝师事不空三藏,能通汉、梵二音。彼于二十余年间傍求典籍,孜孜不倦,从建中末年至元和二年(783~807)历时二十余年始编成此书。书中不仅区别吴音、秦音,亦辨明清音、浊音,为音义书中最为精密、广博者。卷首有顾齐之与景审之序文。
继承慧琳者有希麟《续一切经音义》十卷,收在《大正藏》第五十四册。其他,另有可洪《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三十卷、处观《大藏音》三卷及辽‧行均《龙龛手鉴》八卷(藏外别行)等,均是为读藏经者解释古字难字而作,其体裁多与以前的书不同,乃根据偏傍配列文字,与通行于世之字典无异。又,古来的大藏经刻本皆在各卷末尾列出音义,此系由各种音义抄出而附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