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一说部(梵Eka-vyavahārika,巴Ekavyohārika、Ekabbohāra,藏Tha-sñadgcig-pahīsde)
小乘二十部之一,属大众部系之学派。《文殊师利问经》译为执一语言部,谓(大正14‧501b)︰“所执与僧祇同,故云一也。”《异部宗轮论》《部执异论》《十八部论》等译为一说部,《异部宗轮论述记》谓(卍续83‧435上)︰“一说部,此部说世出世法皆无实体,但有假名,名即是说意,谓诸法唯一假名,无体可得,即乖本旨。所以别分名一说部,从所立为名也。”一般认为是佛陀入灭二百年间,从大众部分出的,主要驳斥大众部“现在有体,过未无体”的说法,否认有“唯一刹那”的现在法,强调“诸法无有实体,唯有假名。”
贤首法藏尝根据前引《异部宗轮论述记》所述,称此部为诸法但名宗,谓其教义分通大乘。盖“诸法无有实体,唯有假名”之说,殆与般若皆空之说无异。依此,本部若于佛灭二百年间成立,则其所宗当系般若说之基础;若于佛灭四、五百年间成立,则所立即是般若之说。
◎附︰吕澄《印度佛学源流略讲》第二章第五节(摘录)
大众与上座的对立,一开始是表现在对佛说解释的方法上。上座采用分别说,认为对佛说应该加以分别的解释;大众采用的是一说,认为佛说是一往之谈,应该作全盘肯定的解释,所以大众部又有“一说部”的称号。关于“一说”的意义,据清辨的解释,佛以一刹那智慧就能知一切法,而施设言说,故名一说。这正好与分别说相对,因分别说是讲佛说法有了义,也有不了义,应加分别。但据《宗轮论述记》的另一解释,说此部认为一切法皆无实体,但有一个假名,“名”就是“说”,所以称之为一说部。这很明显是与有部对立而立说的,大众一开始未必就有如此完整的对法体的看法,看来这一说法是晚出的。
[参考资料] 《三论玄义》;《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本);《华严五教章》卷一;李世杰《印度部派佛教哲学史》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