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七十空性论(梵Sunyatā-saptati)


  印度中观学派要典。龙树菩萨造。梵本不存,然有藏文本。民国法尊依藏文本译成中文。收在《大藏经补编》第九册。全书共含七十三颂,第一颂是总论,为本论之宗要所在;第二颂至第七十一颂则详述第一颂之内涵,旨在表达诸法毕竟空之理,并显示缘起诸法实性不可得;最后二颂为“劝信得益”分,即本书之结论。全书之中,如扣除第一颂与最后二颂,即为七十颂,故本书名为《七十空性论》。
  法尊译后,弘悲加以科摄,分为十章。大致内容为下列几项︰(1)标宗立异。(2)即法破相,内含现象及原因之论破。(3)缘起无性,下分“缘起”、“无性”二部分。(4)特究生灭,含“生灭与性空”、“生灭与涅槃”、“特破生灭存在之形式(时)”三部分。(5)即相破法,以“生、住、灭”及“有、无、一”等破除有为与无为二法。(6)业、果、作、受,旨在以正破业、果、作、受,明破我执。(7)根、境、识等,以能、所关系明根、境、识之无自性。(8)流转还灭,含“还灭无自性”及“还灭之律理”二部分。(9)真、俗、空、有,以真俗、空有之不一不异阐缘起胜义。(10)结义劝学,内含“结定缘起性空”与“劝学中道了义”。
  据杨白衣〈龙树七十空性论之研究〉一文所载,本论是阐述诸法无自性的大乘中观论典。内容所论与《中论》大致相近,甚至有偈颂与《中论》完全相同。例如,本论第十四、十五、十六颂与《中论》〈观行品〉之首偈;第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等四颂与《中论》〈观成品〉之大部分;第三十三至第四十四等十二颂与《中论》〈观业果品〉之大部分几乎雷同。
  本书之藏文本共有三种版本,一是编号(北京版)五二二七的偈颂本,二为编号五二三一之龙树释本,三为编号五二六八之月称释本。其中,龙树释本与其余二本出入颇多,但较为完善;而月称释本缺第六十三与第六十七等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