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七堂伽蓝


  原指具备七种堂宇的寺院,引申为堂宇齐备的大寺院。即作为一僧伽蓝,应具七种主要堂宇,故有此称。因此,所谓七堂,未必限于七个堂宇,如依《南海寄归传》所载,印度那烂陀精舍有八院、三百房舍;又如中国五台山竹林寺有六院,大华严寺有十二院。可知,七堂伽蓝实指寺院的主要堂宇而言。又,古来认为寺院诸堂即表佛面,七堂指顶、鼻、口、两眼及两耳,或说相当于人体的头、心、阴、两手、两脚。
  日本方面,“七堂伽蓝”一语,似是江户时代用语。七堂的种类与配置,依时代或宗派的不同而有异,其名称也因用途不同而有别。日本最古的伽蓝建筑,可以飞鸟时代(七世纪后半)的法隆寺为代表。入其寺,经南大门、中门,至寺中央有金堂与塔并置。北有讲堂、北室。东置鼓楼、东室。西建钟楼、西室。其周围有回廊围绕。此系以金堂与塔为该伽蓝之中心,称为百济式七堂伽蓝。
  至奈良时代,则仅以金堂为中心,金堂前面左右各有一塔,此类配置是受唐朝建筑影响,称为唐式七堂伽蓝。镰仓时代,禅宗的七堂伽蓝则依据中国宋朝的伽蓝配置而建,山门、佛殿、法堂并在一线上,库院和僧堂设于佛殿之左右,浴室与西净(东司)设在山门的两侧。此种配置法即为人体的象征。此外,黄檗宗以本堂、禅堂、斋堂、祖师堂、伽蓝堂、鼓楼、钟楼等七堂为主要堂宇。密教的堂宇,又另设有灌顶堂、相轮□、镇守社、多宝塔等特殊堂塔。
  有关日本的七堂伽蓝,依下列二书所载,其各堂名称如下︰
  (1)《容斋随笔》卷二十所载
  真言──五重塔‧金堂‧讲堂‧钟楼‧经藏‧大门‧中门。
  禅宗──佛殿‧法堂‧僧堂‧库里‧三门‧西净‧浴堂。
  唐样──宝塔‧金堂‧钟楼‧大门‧西方丈‧东方丈‧鼓楼。
  (2)《本阿弥行状记》卷下所载
  禅宗──佛殿‧法堂‧禅堂‧食堂‧寝堂‧山门‧厕。
  法相──金堂‧讲堂‧山门‧塔‧左堂‧右堂‧浴堂。
  天台──中堂‧讲堂‧戒坛堂‧文殊楼‧法华堂‧常行堂‧相轮□。
  真言──金堂‧讲堂‧灌顶堂‧大师堂‧经堂‧大塔‧五重塔。
  华严──中堂‧金堂‧讲堂‧左堂‧右堂‧后堂‧五重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