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七种净


  指佛土所具的七种清净相。这也是初欢喜地菩萨所发十大愿中的第七愿。语出《十地经论》卷三。所谓七种净,即︰同体净、自在净、庄严净、受用净、住处众生净、因净、果净。依《大乘义章》卷十九所载,七种净之意义,略如下列︰
  (1)同体净︰此约土体无别而说。即一切报应土皆以法性土为体,一切应土以真土为体,应土中诸土也是同体无别。
  (2)自在净︰此约土体之清净而说。犹如净珠体净,能自在显现美丑,土体净亦如是,染净圆通,法界齐等。
  (3)庄严净︰约土相说。指神变自在、庄严净土,又常有光明照破痴闇,且积集众宝而为庄严。
  (4)受用净︰约土用说。指受用净土境界时,能灭诸烦恼,出生圣道。
  (5)住处众生净︰此约寄人显胜。指在净土中充满具无量功德智慧的众生。
  (6)因净︰此系举因显果之说。指得到净土德业的净土三昧法门。
  (7)果净︰约对因明果说。指依净土三昧之德业,随众生心之所乐而作种种示现。
  天台智顗于《维摩经略疏》卷一指出,别教初地入实报无障碍世界时,有七种净;前五门为体满,有体相用,第六门为因圆,第七门为果满。又,此七种净系明果报土无障碍之相。此外,法藏《华严经探玄记》卷三举当体净、事相净、受用净、住处众生净、主净、净行因生故、净行即土故等七种净;该书卷十一则将自在净摄于同体净中,而说六种净。
  [参考资料] 《十地经论义记》卷五;《华严孔目章》卷一;《华严经疏》卷三十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六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