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七种立题
天台宗对佛经名称的分类,为智者大师所创。共分七种,故云“七种立题”。此七种即︰单人、单法、单譬、人法、法譬、人譬、人法譬具足。又称单三复三具足一。天台《观无量寿佛经疏》云(大正37‧186c)︰“一切众经皆有通别二名,通则经之一字,别则有七,或单人法譬,或复,或具。”知礼《观无量寿经疏妙宗钞》卷一更举实例云(大正37‧198c)︰
“单人,如阿弥陀经等;单法,如大般涅槃经等;单譬,如梵网经等;(中略)人法,如文殊问般若经等;法譬,如妙法莲华经等;人譬,如如来师子吼经等;人法譬具足者,如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等。”
譬如《阿弥陀经》中,释迦是“能说的人”,阿弥陀佛是“所说的人”,以此安立经题,故称单人立题;《大般涅槃经》中,涅槃是“法”,以此安立经题,故称单法立题;《梵网经》中,梵网是“梵天宝网的譬喻”,以此譬喻安立经题,故称单譬立题;《文殊问般若经》中,文殊是“人”,般若是“法”,以此二者安立经题,故称人法立题;《妙法莲华经》中,妙法是“法”,莲华是“譬喻”,以此二者安立经题,故称法譬立题;《如来师子吼经》中,如来是“人”,师子吼是“譬喻”,以此二者立安经题,故称人譬立题;《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中,胜鬘是“人”,师子吼是“譬喻”,一乘大方便方广是“法”,以此三者安立经题,故称人法譬具足立题。
又,诸疏所说并不限于上述七种,如法云《法华义记》及吉藏《仁王般若经疏》卷上(一),则除去人譬与人法譬,而立五种立题,慧远《维摩义记》卷一(本)则立法、人、事、喻、人法、事法、法喻及人事等八种,《观无量寿经义疏》卷本则除去人事,另加处、时,而为九种。
[参考资料] 慧远《无量寿经义疏》卷上;《天台四教仪集注》卷上;《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八;《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