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三千大千世界(梵tri-sāhasra-mahā-sāhasrāḥloka-dhātavaḥ,巴ti-sahassī-mahā-sahassī lo-ka-dhātavo,藏stoṅ-gsum-gyi stoṅ-chen-poḥiḥjig-rten)
古代印度人的宇宙观。又名三千世界、一大三千大千界或一大三千世界。指由小、中、大等三种“千世界”所成的世界。《俱舍论》卷十一(大正29‧61a)︰“四大洲日月,苏迷卢欲天,梵世各一千,名一小千界,此小千千倍,说名一中千,此千倍大千,皆同一成坏。”以须弥山为中心,上自色界初禅,下至大地底下的风轮,其间包括四大洲、日、月、欲界六天及色界梵世天等为一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名一小千世界。
《长阿含经》卷十八谓︰一小千世界中有千日月、千须弥山王、四千天下、四千大天下、四千海水、四千大海、四千龙、四千大龙、四千金翅鸟、四千大金翅鸟、四千恶道、四千大恶道、四千王、四千大王、七千大树、八千大泥□、十千大山、千阎罗王、千四天王、千忉利天、千焰摩天、千兜率天、千化自在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天。
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一中千世界有百万日月、百万须弥山、百万四天下、百万六欲天、百万初禅天和千个二禅天。中千世界一千个,称为大千世界。一大千世界中有百亿日月、百亿须弥山、百亿四天下、百亿六欲天、百亿初禅天、百亿二禅天及一千个三禅天。据经典所述,此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佛所化之土,故又称一佛国。
上述由小千、中千辗转集成的大千世界,谓之“三千世界”,或“三千大千世界”。是单指由小、中、大三个“千世界”而言,并不是指三千个大千世界。
如以近代之世界观来衡量,三千大千世界略如下表︰
太阳系X1000=小千世界
小千世界X1000=中千世界
中千世界X1000=大千世界(亦即三千大千世界)
此外,根据近人的推算,此三千大千世界实际上应是指十亿,而不是百亿个世界。
◎附︰《显扬圣教论》卷一(摘录)
三千世界者︰(一)小千世界,(二)中千世界,(三)大千世界。谓一日月之所照临,名一世界。如是千世界中,有千日月,千苏迷卢山王,千南赡部洲,千东毗提诃洲,千西瞿陀尼洲,千北拘卢洲,千四大王众天,千三十三天,千夜摩天,千睹史多天,千乐化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世天,合名第一小千世界。复千小千世界,名为第二中千世界。复千中千世界,名为第三大千世界。问︰何因缘故,小千世界,名为卑小?答︰犹如特牛,断去两角。以缺减故,名为卑小。如是梵世以下,其中所有千世界,不如上地,故名卑小。如是三千世界,三灾所坏,谓火水风灾。
[参考资料] 《杂阿含经》卷十六、卷十九;《增一阿含经》卷九;《大楼炭经》卷一;《起世经》卷一;《起世因本经》卷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四;《大智度论》卷七、卷九;《瑜伽师地论》卷二;《顺正理论》卷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