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三尊佛
由主尊及左右两胁侍组成的佛像形式。又称三尊。这种样式最早起源于印度,如阿旃陀(Ajanta)第九号窟壁画上尊名不详的三尊像;鹿野苑出土,以梵天、帝释为胁侍的三尊像,均是其例。
三尊佛的组合形式,主要有︰
(1)释迦三尊︰以释迦如来为主尊;左右两胁侍则或为文殊、普贤二菩萨(此称华严三圣),或为多罗与观自在菩萨,或为药王与药上菩萨,或为迦叶与阿难,或为观音与执金刚,或为梵天与帝释。
(2)阿弥陀三尊︰以阿弥陀如来为主尊;左右两胁侍为观音与势至二菩萨。
(3)药师三尊︰以药师如来为主尊;左右两胁侍为日光与月光二菩萨。
此外,还有卢舍那三尊及弥勒三尊等多种样式。
[参考资料] 《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大方广曼殊室利经》;旧译《华严经》卷六十;《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大唐西域记》卷八;《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