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三毒


  指毒害出世善心的三种烦恼──贪、瞋、痴。又作三火、三垢、三缚。. 1贪毒︰谓贪取一切顺情之境。(2)瞋毒︰谓瞋怒一切违情之境。(3)痴毒︰谓迷困一切事理之法。此三种烦恼,一切烦恼中最为猛利,为一切烦恼之根本,能长劫毒害众生身心,故名为毒。
  据《大智度论》卷二十一所述,众生由三毒因缘故,今生后世受身心苦痛。《有部毗奈耶》卷三十四中的五趣生死轮回图,以鸽形表多贪,蛇形表多瞋,猪形表多痴,说明五趣生死之开展乃由此三毒。又《祖庭事苑》卷五、卷七谓三毒能招三涂恶果,即瞋堕火涂(地狱)、贪堕刀涂(饿鬼)、痴堕血涂(畜生)。
  《大智度论》卷三十四说此三毒有正三毒与邪三毒之别。正三毒易度,邪三毒难化;诸佛净土有正三毒,无邪三毒。据《摩诃止观》卷六(上)所述,正三毒是思惑上的贪瞋痴,邪三毒是见惑上的贪瞋痴。
  以上所说乃凡夫的三毒,此外另有二乘及菩萨的三毒。二乘之三毒,谓二乘人欣涅槃(贪)、厌生死(瞋)、迷中道(痴)。菩萨之三毒,即谓菩萨广求佛法(贪)、呵恶二乘(瞋)、未了佛性(痴)。
  [参考资料] 《大般涅槃经》卷下;《别译杂阿含经》卷十一;《法华经》卷二〈譬喻品〉;《大乘义章》卷五(本);《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之上;《维摩经文疏》卷二十七;《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中一之三;《教乘法数》卷八;《大明三藏法数》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