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上座(梵sthavira,巴thera,藏gnas-brtan)


  又称长老、上腊、尚座、首座、上首。此词指僧众中之出家年数(法腊)较多者,或指年岁高者,有时亦为对僧人之尊称。经论于此有多种说法,兹条列如次︰
  (一)指法腊满二十至四十九岁之间者︰《毗尼母经》卷六云(大正24‧835a)︰“从无腊乃至九腊,是名下座。从十腊至十九腊,是名中座。从二十腊至四十九腊,是名上座。过五十腊以上,国王长者出家人所重,是名耆旧长宿。”
  (二)指法腊满十岁以上者︰《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大正54‧220a)︰“满十夏名悉他薛□,得离依止而住,又得为邬波驮耶。”
  (三)对法腊甚高之僧人的尊称︰《五分律》卷三十(大正22‧194b)︰“第一上座名一切去,百三十六腊。第二上座名离婆多,百二十腊。第三上座名三浮陀,第四上座名耶舍,皆百一十腊。”
  (四)法腊高或能力殊胜者︰《集异门足论》卷四(大正26‧380b)︰“三上座者,谓生年上座、世俗上座、法性上座。”此中,年龄多者称生年上j ,有世俗财产、地位、权力者称世俗上座,得智慧解脱的阿罗汉称法性上座。
  (五)三纲之一︰指年长德高,统督寺内僧众,办理寺务者。在我国,律家立(1)僧房上座(律三纲之上座),(2)别房上座(禅居诸寮之首座),(3)住家上座(诸席之上座)。
  (六)我国禅林僧众中之居首座者︰其后也用为对禅师的称呼。
  (七)对比丘之敬称︰《禅苑清规》卷一〈挂搭〉云(卍续111‧879上)︰“维那云︰请某上座于某寮抽解。”
  [参考资料] 《释氏要览》卷上;《翻译名义集》卷四;《禅林象器笺》〈称呼门〉;《十诵律》卷三十九、卷五十;《四分律行事钞》卷下三;《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上;《大宋僧史略》卷中;《佛祖统纪》卷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