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上求下化
大乘佛教的常用语。为“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的省略,即谓菩萨仰则自求开悟,俯则化导众生以利他。《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卷一谓自利利他行是殊胜的如实修行,自发菩提亦化众生令得菩提。《摩诃止观》卷一(下)认为四谛与四弘愿二者之不同,在于阐明上求下化上的不同,谓四谛多约解、约三世佛、约诸根明上求下化,四弘多约愿、约未来佛、约意根明上求下化。智顗《维摩经文疏》卷七赞菩萨的大乘心,谓大乘心即是四教大乘四种菩萨所发的菩提心,以其皆上求佛果,下化众生,故名之为大。
[参考资料] 《四念处》卷四;《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之四、卷五之二;《往生要集》卷上(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