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不可说(梵anabhilāpya,藏brjod-du-med-pa)
又称不可言说,或单称不说。谓真理可证知,然不可以言说诠示。《大品般若经》卷十七〈深奥品〉与《大方等大集经》卷十八〈虚空藏菩萨品〉均谓第一义毕竟空,故不可以言说诠示。《中论》卷四〈观四谛品〉云(大正30‧33a)︰“第一义皆因言说,言说是世俗,是故若不依世俗,第一义则不可说。若不得第一义,云何得至涅槃,是故诸法虽无生而有二谛。”
吉藏《大乘玄论》卷一更分别此义,谓一般多谓世谛可说,真谛不可说,然世谛与真谛皆非定性,故诸经论作真说、世不说等诸种分别。
《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一则剖析诸法之生与不生,云(大正12‧490b)︰“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智顗《四念处》卷一、《维摩经玄疏》卷五等则以其中之生生不可说配释藏教,生不生亦不可说配释通教,不生生不可说配释别教,不生不生亦不可说配释圆教谛理,并谓前二者为界内事理,后二者为界外事理。
此外,《瑜伽师地论》卷十六谓不可说总有四种之别,即︰
(1)无故不可说︰谓补特伽罗于彼诸蕴,不可宣说若异不异。
(2)甚深故不可说︰谓离言法性,不可思议如来法身,不可思议诸佛境界,如来灭后若有、若无等不可宣说。
(3)能引无义故不可说︰谓若诸法非能引发法义梵行,诸佛世尊虽说不说。
(4)法相法尔之所安立故不可说︰所谓真如于诸行等,不可宣说异不异性。
《异部宗轮论》《大智度论》卷一等谓犊子部将一切法分为五法藏,立“非即非离蕴补特伽罗”,摄之于第五不可说藏。法藏《华严五教章》卷一等依据《十地经论》卷二所说因分果分之文,而谓因分可说、果分不可说。即缘起因分为普贤境界,因人所知所了分齐故可说;性海果分为十佛自内证境界,唯与证相应,远离说与见,故不可说。
《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中,维摩诘以“默然无言”诠示“入不二法门”之境界,亦为真实理境不可说之一例。
[参考资料] 《大品般若经》卷十二;旧译《华严经》卷三十~卷三十二;《大般涅槃经》卷十八;《大智度论》卷七十四;《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中边分别论》卷上;《成实论》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