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不悭戒
为发扬菩萨道之布施利生精神的大乘戒条。十重禁戒之一。全称悭惜加毁戒。又作悭生毁辱戒、故悭加毁戒、悭惜财法戒、故悭戒、悭吝戒,或单称悭戒。指制止悭惜财法之戒。《梵网经》云(大正24‧1004c)︰
“若佛子自悭,教人悭,悭因悭缘悭法悭业。而菩萨见一切贫穷人来乞者,随前人所须一切给与;而菩萨以恶心瞋心乃至不施一钱一针一草,有求法者,不为说一句一偈一微尘许法,而反更骂辱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智于《菩萨戒义疏》卷下云(大正40‧573c)︰“前人求财请法悭吝不与,复加毁辱顿乖化道,故得罪。”此外,法藏于《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四,说明此戒之十种制意,云(大正40‧629c)︰
“(一)但欲救护一切众生,(二)欲摄取一切众生,(三)欲饶益一切众生,(四)欲学一切诸佛本行,(五)欲正心忆念诸佛本行,(六)欲清净诸佛本行,(七)欲受持诸佛本行,(八)欲显现诸佛本行,(九)欲广说诸佛本行,(十)欲令一切众生离苦得涅槃乐;是为十。由此当知菩萨理无不施之行。”
由此可知此戒乃为乖违化道或违害布施行所制之戒。《菩萨地持经》卷五〈方便处戒品〉、《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优婆塞五戒威仪经》、昙无谶译《菩萨戒本》等,以之为四波罗夷之一,《菩萨善戒经》以之为八重法之一,《菩萨内戒经》以之为四十七戒之一。
[参考资料] 《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梵网经菩萨戒本述记》卷二;《梵网菩萨戒经疏删补》卷上;《梵网经记》卷上;《梵网经古迹记》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