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业报
意指业的果报。又称业果。指由有漏之善、不善业因所招感的苦乐果报。按,有漏之善、不善业有异熟、等流诸果,无记及无漏之业则有等流、离系等果而无异熟果。今唯称此中有漏之善、不善业所招感之异熟果为业报。《成实论》卷八〈三受报业品〉谓善业得乐报,不善业得苦报。又,《杂阿毗昙心论》卷一云(大正28‧879a)︰“彼报生者,善、不善业报果。三恶道是不善业果,人天是善业果。”
又,业报有总报与别报之分。“总报”指受生为人、畜等果报之总相;“别报”指虽同生为人,但有贵贱、贤愚等差别。此外,又有正报与依报之分。“正报”指有情之身心;“依报”指身心所依止之国土器物等。
◎附︰〈三报〉(摘译自《望月佛教大辞典》)
三报,指三种业报。即现报、生报及后报。三者系依受报时间所作的区分,《成实论》卷八〈三报业品〉云(大正32‧297b)︰“若此身造业即此身受,是名现报;此世造业,次来世受,是名生报;此世造业,过次世受,是名后报,以过次世故名为后。”
此外,《优婆塞戒经》卷七在此三报之外,另加“无报”而成四报。此“无报”,指有情造作不善不恶之业,故不引生业报。又,《楞严经》卷八有“六报”之说,指凡夫以造恶业之故,死时由六根所感受之六种堕入地狱之恶报。
[参考资料] 《中阿含经》卷三、卷十四、卷三十四;《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南本《涅槃经》卷六;《成实论》卷七;《大毗婆沙论》卷一二四、卷一二五;《显扬圣教论》卷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