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东塔宗


  唐代四分律宗三家之一。又称东塔部宗、东塔律宗。以唐‧怀素为初祖,因其居于长安崇福寺东塔,故称东塔宗。
  怀素(634~707)初投玄奘承经论,寻从道宣习《行事钞》,后学法砺之《四分律疏》,研习三载,乃见诸瑕,喟然叹曰︰古人义章未能尽善。遂自草疏记,又列法砺门人道成讲筵,傍听之余,不息缉缀。永淳元年(682),遂撰《四分律开宗记》二十卷,纠弹古疏十六失,别立一家之说,世称为新章(或新疏)。其后,又制《新疏拾遗钞》二十卷、《俱舍论疏》十五卷,自讲新章五十余遍。学者云集,归之者甚众。门下有法慎、义嵩。法慎初就道成受具足戒,后从怀素学律文,决所疑,构新章,门学亦甚盛。
  代宗之世,宰相元载笃敬怀素,重其律教,乃奏请于成都宝园寺置戒坛传新疏。又以俸钱书写《新疏》四十部及《法华经疏》三十部,委宝园寺光翌传行之。后又命安国寺如净作〈怀素传〉。时有康皋,又作灵坛传授律藏,刻承新章者之名于石上,新章遂大行于关中。
  前此,西塔满意之门有定宾者,制《破迷执记》以论破新章。由于相部、东塔间就新旧两疏之得失,论诤不绝。其时,代宗笃崇佛门,欲断其争论。乃接受元载之请,于大历十三年(778)十一月召两街临坛大德昙邃、崇睿、道邃、宝意、兴玭、神朗、超证、智钊、如净、惟干、希照、超济、慧彻、圆照等三家大德十四人,于安国寺采新旧两疏之长,别签定一本。时,如净为新章宗主。建中元年(780)五月,《佥定四分律疏》十卷新成,十二月进之于祠部。然诸德间尚有不平。翌年二月,如净等十四大德奏请,令学者各从所好。其后,三疏共行。五代时,南京相国寺澄楚受戒后习新章,世称为律虎。王公大人请益者日渐多,后晋高祖(936~942)诏其入内道场,命为新章律宗之祖。后周‧显德六年(959)十月示寂,其门下有慧照。至宋代,此宗尚行,如《宋高僧传》卷十六〈澄楚传〉云(大正50‧812a)︰“至今,东京三宗并盛。”
  按,怀素主张以戒行为宗,亦倡导色法戒体之说。其于《四分律开宗记》卷一谓律文中虽兼举定慧二行,然定慧乃戒学所摄,故谓律须以戒行为宗,并评破古师以止作、受随、止恶、止善、教行、专精不犯、因果等为宗。又,《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卷中谓法砺之宗依《成实论》,怀素之宗依《大毗婆沙论》及《俱舍论》等。《律宗纲要》卷上谓法砺宗止善,怀素宗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