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东大寺
日本华严宗总本山。位于奈良市杂司町。别称大华严寺、金光明四天王护国寺、总国分寺。为南都七大寺之一。世称为四圣建立(本愿圣武天皇、开基良辨、劝进行基、导师菩提仙那)。原以三竺山山麓金镜寺作为母体,天平十三年(741)成为大和国(奈良县)国分寺。后得良辨之积极活动,乃于境内建造东大寺。又遵圣武帝之诏于寺内铸造本尊卢舍那佛。天平胜宝元年(749)完成,四年举行盛大之开眼供养。此即所谓“奈良大佛”(参阅附录)。高十四点八五公尺,为世界最大之铜佛像。治承四年(1180),遭平重衡之兵火烧毁,后得源赖朝及陈和卿之鼎力相助,乃于文治元年(1185)重建。永禄十年(1567),再度遭到松永久秀之兵火烧毁。此后,大佛无以屏蔽,至元禄五年( 1692),公庆重建之,以迄今日。
本寺寺域宽广,诸堂散布各处。创建时,诸伽蓝系以安置大佛之金堂(大佛殿)为中心。四周环绕回廊,其南北设有中门,在南中门稍远处之南大门,为寺境之界限。东西北面围列之建筑,则为僧房。后遭兵乱破坏,其建筑仅存三月堂、转害门及正仓院等,而经由公庆修整之金堂,规模虽缩小,然至目前为止,仍为世界最大之木造建筑。此外,镰仓时代再建之南大门,系大佛式(天竺式)之代表作。
◎附︰木宫泰彦着‧陈捷译《中日佛教交通史》第一章第八节(摘录)
日本铸造东大寺卢舍那佛,在龙门大石佛后七十年,在白司马参之大佛像后四十年,究以何者为模范乎?关野博士谓系模仿龙门大石像者;然予则以为模仿白司马参之大佛像者。盖前者为石佛,后者由张廷圭之疏察之,则为铜佛。(中略)
然则移植于日本者又何人乎;细察之,仍为是时之入唐学问僧。道慈与玄昉,实为其中重要人物。而当时归化日本之外国僧,亦与有力焉。卢舍那佛之建造,与华严宗之隆盛,有绝大之关系,已无待言。考日本华严宗之大兴,虽自僧良辨感灵梦,于天平十二年十月,请大安寺之新罗僧审祥(尝入唐从法藏学《华严经》)讲《华严经》始;但天平八年来日之唐僧道璇,曾赍来华严章疏,按《华严》〈净行品〉,一一依行。又与道璇同时来日之中天竺婆罗门僧正菩提,亦常诵《华严经》。故华严宗之兴隆,实受此等归化僧之影响为多。入唐僧与归日僧由唐来日,传说白司马参大佛像之伟观,其时专事模仿唐文化之日本佛教界,与智识阶级,既受其刺戟;他一方面,华严宗又日臻隆盛,故圣武天皇乃铸造卢舍那佛也。天平胜宝四年四月,举行卢舍那佛开眼之大供养,以菩提为开眼导师,道璇为咒愿师,非仅因其为归化僧而受上下之尊信;殆亦以其与卢舍那佛之建造,大有关系欤?
小野玄妙氏,尝研究东大寺卢舍那佛莲瓣之刻画,谓其图样,为《梵网经》所说三千大千世界百亿须弥之图。遂以东大寺卢舍那佛大像,拟《梵网经》所说华藏世界莲华台上之卢舍那本身;以诸国国分寺本尊丈六释迦佛,为叶中分身之释迦。后鉴真来日,在东大寺建立戒坛院,亦谓东大寺之卢舍那佛,非华严之教主,而为梵网之教主。然卢舍那佛开眼供养之际,讲读师曾同登高座,讲说《华严经》;又每年春东大寺举行华严大会时,亦讲说《华严经》;由此推之,确知为华严之卢舍那。盖华严卢舍那梵网卢舍那,其名相同,思想亦相似,故两者易相混欤?果然,则唐僧道璇等,或未曾参与建立之事?按道璇,虽曾赍华严章疏来日与日本华严宗兴隆,有密切之关系;然彼原为律僧,圣武朝入唐学问僧荣睿普照请其传戒律于日本,乃于天平八年来日,馆于大安寺之西唐院,讲所赍之律藏《行事抄》,为日本弘通律宗之先驱者也。
[参考资料] 《东大寺缘起》;《东大寺具书》;《东大寺要录》;《南都七大寺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