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东禅院


  位于福建省闽县东南之甲刹。梁‧大同五年(539),郑昭勇舍宅为寺,初位于白马山上,号净土寺。唐武宗破佛之际,寺改为庙,称为白马庙。咸通年间(860~874),惠筏居此修禅。观察使李景温恢复寺观,称之为东禅净土寺。其后,江南钱氏改称东禅应圣寺,长庆慧棱之法嗣契讷、可隆诸僧曾先后住于此。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赐号东禅寺。崇宁二年(1103),寺号改称崇宁万寿寺。
  宋神宗元丰(1078~1085)年间,此寺住持冲真曾发起雕造大藏经,其后经过历代住持的努力乃告完成。此一藏经,于崇宁二年奉敕赐名为“崇宁万寿大藏”,略称为“崇宁藏”。绍兴十年(1140),此寺又改称报恩广孝寺。十七年,又改称光孝寺。明‧成化(1465~1487)年间,改称宝峰寺,不久,又改称东禅院。
  [参考资料] 《福建通志》卷二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