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中华大藏经
简称《中华藏》。为二十世纪由海峡两岸中国人分别编纂的中文大藏经。玆分述如次︰
(一)民国四十五年(1956)起在台湾编修的大藏经︰召集人为屈映光,蔡运辰任总编审。当初,屈映光主张“应统海内外已入藏、未入藏一切佛典,作空前未有之结集”,获教内大德及社会贤达的应和,乃于四十五年十一月十一日在台北市善导寺成立修订大藏经会,延请蔡运辰任总编审。
依原议,此藏拟编为四大法类刊行,即︰
(1)选藏︰即正藏,汇集中、日、韩历代所编纂的三十二种中文大藏经内所有的佛典,去其重复,遍为一藏,共得三千九百余部经典,分为四辑︰{1}第一辑收《碛砂藏》及《宋藏遗珍》;{2}第二辑为《嘉兴正续藏》,去其已见于第一辑者;③第三辑收《卍字正续藏》,去其已见于前二辑者;④第四辑则汇合各藏,去其已见于前三辑者。
(2)续藏︰拟辑未入于前三十二种藏经中的佛典,以补各藏之未备。所搜集书籍多为民国以后的译籍与著作,译籍中有南传的小乘经论、也有日本撰述。但以藏密佛典最多。
(3)译藏︰拟收集近百年来译为外文的佛典,并拟继续翻译、收罗,以成大观。
(4)总目录︰收集各种大藏经的目录,分为四类︰(1)本藏目录,即《中华大藏经总目录》;{2}前述“选藏”四辑的原始目录及相关著作;③有关目录,为与基本目录相关的藏经目录;④参考目录,收集历代中外值得参考的佛书目录。
自倡议之年至今,仅刊行“选藏”前三辑及总目录,其余因故中辍。全藏虽未能完成,但其贡献仍然不可忽视,如已出版的第一辑宋版佛典与第二辑明版佛典,学术价值颇高。《碛砂藏》与《嘉兴藏》之能流行于海内外佛学界,即为此一、二两辑收录其书所致。此外,总目录的刊行,也使人对中文佛典的丰富,有初步的认识。此外,蔡运辰为编辑本藏,尝将所有中文大藏经的入藏经典作全面的清理对照,所出版的《二十五种藏经目录对照考释》一书,亦颇具学术价值。
(二)中国大陆“中华大藏经编辑局”主编的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编辑局”成立于1982年,由任继愈主持,计画编辑汉文、藏文等中国现存的各种文字的大藏经。汉文部分拟分为三编︰
(1)历代正藏︰系以《赵城金藏》为基础,并以房山石经及宋元和诸藏、《高丽藏》等藏经,增补缺佚及特有经论。
(2)续藏︰所收经籍拟含摄房山石经(去正编已收者)、《频伽藏》《普慧藏》《大正藏》《嘉兴藏》及其续藏、《卍续藏》等各版藏经。
(3)新编入藏︰拟收入历代大藏经未收之藏外逸典及近现代新出现的佛教着译。
目前(1992),汉文部分第一编正在陆续出版中,藏文部分亦即将出版。此外,为便利查检,主编单位计画另行出版索引目录一册,其中包含七种索引,即︰(1)经籍名称首字汉语拼音音节索引,(2)经籍名称首字笔画索引,(3)同经异名首字汉语拼音音节索引,(4)同经异名首字笔画索引,(5)译撰人姓名及其译著索引(按时代先后排列),(6)译撰人姓名及其译著索引(按笔画顺序排列),(7)梵语及英语经籍名称索引(按拉丁字母顺序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