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中国(梵madhya-deśa,巴majjhima-desa)


  印度佛典所谓的“中国”,是由梵文或巴利文译出之地理区域之名词,并不是指我国而言。
  古代民族每视其本国为世界之中心,故往往自称其国为“中国”。雅利安民族进入印度后,定居所谓五河或七河之地,后来移居阎牟那(Yamunā)河及恒河(Gaṇgā)两河上游之间的区域,在此搜集、整理圣典,确立婆罗门教之宗教与社会方面的基础。此处即被他们称为中国。
  至于佛教所称之中国,则大抵指以摩揭陀、憍萨罗为中心的区域。相传佛之出世,唯生于“中国”(当地人类之文化中心),不生“边地”(指文化落后之区域),故值遇佛者亦以生于中国者为限。因此,不得生于中国,是为佛教所谓的“八难”之一。此外,依中国、边国之异,戒律制度之缓急亦因而有别。凡受具足戒者,在“中国”之地至少须有戒师十人,而“边国”之地则仅须五人即可。
  [参考资料] 《摩奴法典》;《大事》;《出曜经》;冢本启祥《初期佛教教团史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