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中观庄严论(梵Madhyamakālaṃkāra-kārikā)


  瑜伽行中观派之祖寂护着。乃继承以清辨为首的自立论证派的中观学说,再运用月称的论理学及认识论之体系下的论理学方法,在偏重中观思想之下,企图综合中观与唯识思想的一部论著。
  全书计九十七颂,首颂强调一切法无自性,犹如影像。第二至六十二颂,依据第一颂的理念,透过对诸学派的批判而明示正理。其批判的对象,除胜论学派、有部的极微说之外,重心仍在识论;即驳斥认为识有相(ākāra,形象)的有相说,以及无相的无相说。透过这一批判,以显示一切存在皆无单一性。
  第六十三颂以下,一面论述一切无自性的论理学方法如何得以存立,一面论述世俗谛与胜义谛的关系,以揭示瑜伽行中观派的学说。
  本书没有汉译,梵本今亦不存,仅由若干论书所引用处知其片断。全书仅有西藏译本。注疏有寂护自着的《注》,以及其弟子莲华戒的《细疏》;也只有西藏译本。
  [参考资料] 一乡正道《中观庄严论の研究》;《中观思想》第一章(《世界佛学名著译丛》{63});山口益〈中观庄严论の解读序说〉(《干潟博士古稀记念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