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义天(1055~1101)


  朝鲜天台宗开祖。高丽文宗之第四子,俗姓王,名煦,字义天。为避宋哲宗之讳,故以字行。又称祐世僧统。年十一,从灵通寺烂圆剃度出家,研修华严教学。宋‧元丰八年(1085)入宋,从有诚、净源学华严;复随从谏习天台,且依元照习律;又从宗本、了元学禅。三年后归国,携回千余卷经典章疏。
  其后,师主持兴王寺寺务之外,另设教藏都监,搜集宋、辽、日本诸国章疏,共达四千余卷,并刊行《高丽续藏经》。后移海印寺,并开创国清寺,作为天台宗根本道场。肃宗六年,示寂于总持寺,世寿四十七。谥号“大觉国师”。著有《新编诸宗教藏总录》《圆宗文类》《释苑词林》《大觉国师文集》等书。门下有教雄、戒膺、惠素等数百人。
  ◎附︰里道德雄着‧余万居译〈义天〉(摘录自《东亚佛教概说》第一章第三节)
  据说,义天踏上归国旅途之前,曾往拜别天台山智者大师塔,呈献一纸发愿文,立誓尽瘁于海东的传教。然而,义天在中国的参访活动并未止于天台的大悟那一时期。据传,他曾历访契嵩、了元、怀琏、慧琳及元照等各宗高僧、学僧五十余人。义天的入宋留学虽在一年又四个月的短时日里便告结束,但是在那有限的光阴里,他却能把天赋的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以天台为中心而完成了诸宗兼学的心愿,且将其所学带回朝鲜。其入宋的重要意义在此。宣宗三年五月,义天随着故国的入宋朝贡使节团回国,同时携回释典及经书共千卷,回国后入住兴王寺。据传,义天回朝时的场面盛大空前。
  义天的主要业绩有两项︰其一为确立天台宗于海东,其二为编纂并刊行《续藏经》。现在,我们分别地来谈谈这两件事。
  义天入住大兴王寺后,立即着手整理其自宋土携回的诸经,设置大藏都监一职,使之掌理。他想搜集《高丽藏经》中未曾收录的诸经、章疏,以便刊行。为此,他还特地写信到辽国和日本去,怂恿其捐赠逸书。《新编诸宗教藏总录(义天录)》可能就是当时搜集成果的目录,其中所载的论书多达一0八五部,共五0四八卷,可知其规模的庞大和集书的彻底。
  可惜这么多论书似未悉数出版。据推测,出版未及半数之前就已中废。事实上,其中足堪证实曾经问世的书籍仅有十三部而已。有的学者甚至一口咬定,除此十三部之外,其实未曾有过其他论书的刊行。但,纵使仅仅刊刻发行极少的书,《义天录》的资料价值还是很高。原因是︰这一本目录列有现已散佚的书名甚丰。至于《续藏经》的刊行时期虽已难考,目前最有力的说法是起自宣宗三年(1086)或再迟了一年的宣宗四年。
  《续藏经》中,义天未曾编入任何一篇有关九山禅门的章疏。今思其因,料想义天必有鉴于当时高丽佛教界的内讧而深痛其弊。那时,禅、教二宗始终偏执己见而相对垒,在自号为“高丽国传华严大教沙门”的义天眼中,当时的禅家之所云者,定有许多令他不满之处。他的立场又是以天台为宗,心中必定急欲确立一种新的禅,所以才会如此无视于九山。总而言之,义天的论说是朝著「二宗融会”之路进行的。对着教宗,他所倡的是基于华严教学的教禅一致;对着禅宗,他所言的是以止观为根干的天台学枢要。义天意图藉此促进融合而拔去其执,进而形成一个以天台为中心的教界,发扬天台宗,给天台宗一个坚固的地位,使其成为禅宗的一派。
  肃宗二年(1097)五月,义天入住开城的国清寺,并开讲天台教义。国清寺的寺名当然是来自天台山,这是仁睿太后所建,本来就是为了义天的开教之需而立的寺院。开讲之前,义天广征门徒。因为他的招募目标特别指向九山禅门。在其挖角之下,禅门起了一阵大恐慌,所受打击匪浅。义天门下的德麟、翼宗、景兰、连妙等,都是率领多数弟子来投的英才,传说当时丛林衲子之中,归宗天台者十有六、七,尔后,天台宗以国清寺为总山,统率著号称“台宗六派道场”的南嵩、北嵩等六本山,继续发展下去。
  [参考资料] 《释门正统》卷三;《佛祖统纪》卷十四、卷四十六;《释氏稽古略》卷四;《高丽史》卷九十;高峰了州《华严思想史》;东国大学校佛教文化研究所编《韩国佛书解题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