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义青(1032~1083)
宋代中期禅僧。青州(山东省)人。后人称之为投子义青。俗姓李。幼年颖异,七岁于妙相寺试经得度,习《百法论》。尝叹言︰“三祇途远,自困何益哉。”乃入京师听《华严》。读法慧菩萨偈,至“即心自性”句,猛然有省,遂弃学他去,游方至浮山圣岩寺;当时圆鉴远公曾梦得俊鹰而畜之,既觉而义青适至,远公以为吉征,加意延礼之。义青随侍远公六年,了了脱悟,洞下之宗旨悉皆究明。其后,道声渐起,终至远近驰名。
熙宁六年(1073),道俗请师晋住白云山海会寺;八年迁至投子山。平生不蓄长物,仅弊衲楮衾而已。元丰六年四月末示现微疾,五月四日灌沐升座别众罢,写偈曰︰“两处住持,无可助道。珍重诸人,不须寻讨。”遂安然示寂。敕谥“慈济”。法嗣九人,以芙蓉道楷最著。著作有《投子义青禅师语录》二卷。
◎附︰《投子义青语录》(摘录)
(一)令依圆通秀禅师,师至彼无所参问,唯嗜睡而已,执事白通曰︰“堂中有僧日睡,当行规法。”通曰︰“是谁?”曰︰“青上座。”通曰︰“未可,待与按过。”通即曳杖入堂。见师正睡,乃击床呵曰︰“我这里无闲饭与上座,吃了打眠。”师曰︰“和尚教某何为?”通曰︰“何不参禅去?”师曰︰“美食不中饱人吃。”通曰︰“争奈大有人不肯上座。”师曰︰“待肯,堪作什么?”通曰︰“上座曾见什么人来?”师曰︰“浮山。”通曰︰“怪得恁么顽赖!”遂握手相笑,归方丈。由是道声籍甚。
(二)上堂︰“孤村陋店,莫挂瓶盂。祖佛玄关,横身直过。早是苏秦触塞,求路难回;项主临江,何逃困命?诸禅德到这里,进则落于天魔,退则沉于鬼趣,不进不退,正在死水中。诸仁者,作么生得平稳去?”良久曰︰“任从三尺雪,难压寸灵松。”
[参考资料] 《续传灯录》卷六、卷二十六;《五灯会元》卷十四;《禅宗正脉》卷十七;《佛祖纲目》卷三十六;《禅林僧宝传》卷十七;《五灯严统》卷十四;宇井伯寿《禅宗史研究》{3};忽滑谷快天《禅学思想史》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