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九十五种外道


  佛陀出世前后出现于印度的九十五种外道。或作九十六种。关于外道的总数,佛典中虽有二种、四种、六种、十一种、二十种、三十种、百种等异说,但九十五种、九十六种之说最为常用。
  主张九十五种者,如南本《涅槃经》卷十所云(大正12‧668a)︰“世尊常说一切外学九十五种,皆趣恶道,声闻弟子皆向正路。”其他,如《大集月藏经》卷八、《千佛因缘经》《占察经》卷上、《起信论》《分别功德论》等也持此说。
  主张九十六种者,有旧译《华严经》。如该经卷十六云(大正9‧504a)︰“令一切众生常乐如来正教之法,除灭一切九十六种外道邪见。”此说亦见于其他经论,如《大方便佛报恩经》卷六、《别译杂阿含经》卷三、《月灯三昧经》《大智度论》卷二十二、《大毗婆沙论》卷四、《萨婆多论》卷五、《成实论》卷十二等。
  关于九十五种及九十六种的算法,古来有数说︰
  (1)六师外道(富兰那迦叶、末伽梨拘赊梨子、删阇夜毗罗胝子、阿耆多翅舍钦娑罗、迦罗鸠驮迦旃延、尼犍陀若提子)各有十五位弟子,总数为九十人,再加上六师,而成为九十六种。
  (2)僧佉、卫世、勒娑婆、若提子、自在、韦纽六师各有十五位弟子,加上六师,共有九十六种。唯根据《百论疏》所载,若提子是勒娑婆的弟子,因此若提子即列为师又列为弟子,重复计算二次,故总数实仅九十五种而已。
  (3)五大外道(数论、胜论、离系、兽出、遍出)各有十八支派,总计九十种,加上根本的五派,则成九十五种。
  又,关于九十五种与九十六种之间的关系,也有相当多异说。即︰(1)主张九十六皆外道。(2)主张九十六种中,有一种外道的教义接近佛教,称作尼犍子外道(即耆那教);除去此外道,乃成九十五种。(3)主张九十六种中,有一种外道加入佛教,即犊子部,故除去这一种而成九十五种。(4)主张九十六种中,有一种是小乘教,其实不是外道,但为大乘所贬,若除去这一种,则成九十五种。(5)主张九十六种中,有一种是佛教;即︰外道九十五种,一种是内教。
  此外,就此外道之个别派名及其所倡学说,未见文献记载。然其大略特征,《法显传》尝略加描述,其文云(大正51‧861a)︰
  “此中国有九十六种外道,皆知今世后世,各有徒众,亦皆乞食,但不持钵;亦复求福于路野侧,立福德舍;屋宇、床卧、饮食、供给行路人及出家人、来去客;但所期异耳。”
  古来虽相传有九十六种道经或九十五种道经,如《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三之四云(大正46‧243c)︰“准九十六道经,彼经两卷,一一释出所计相貌。”《隋众经目录》中载云︰“九十五种道经一卷”、“九十五种道杂类神咒经二卷”。《武周目录》中,亦载有“九十五种道杂类神咒经二卷”,唯其书今皆不存,且古人亦多视之为伪经者。
  [参考资料] 《摩诃止观》卷三(下);《华严孔目章》卷二;《开元释教录》卷十八;《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四十九;《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卷二;《翻译名义集》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