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九次第定(梵navānupūrva-samāpattayaḥ)
指次第无间所修的九种禅定。又称无间禅或炼禅。即色界的四禅定(初禅次第定、二禅次第定、三禅次第定、四禅次第定)、无色界的四处(虚空处次第定、识处次第定、无所有处次第定、非想非非想处次第定)以及灭受想次第定。
依《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十载,离诸欲,离诸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如是次第入二禅乃至灭受想定,即名九次第定。该书又载(大正46‧546b)︰
“今此九法皆转名次第定者,上来诸法门既观行未熟,入禅时心有间故,不名次第定也。行者定观之法先已成就,今于此中修炼既熟,能从一禅心起,次入一禅心心无间,不令异念得入,若善若垢。如是乃至灭受想定,是名九次第定,亦名炼禅,所以者何?诸佛弟子心乐无漏先得诸味禅,今欲除其滓秽以无漏禅炼之,皆令清净如炼金之法。”
依《法界次第初门》卷中所载,此九次第定之内容略如下列︰
(1)初禅次第定︰离诸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定时,是中初禅定观均齐;自识其心,其以次第而入无有刹那杂念;间入初禅定,是为初禅次第定。
(2)二禅次第定︰若从初禅,入二禅时,是中二禅定观均齐;自识其心,其心次第而入,无有刹那杂念间入二禅定,是为二禅次第定。
(3)三禅次第定︰略如初禅二禅中所述。
(4)四禅次第定︰略如初禅二禅中所述。
(5)虚空处次第定︰略同初禅二禅中所述。
(6)识处次第定︰略如初禅二禅中所述。
(7)无所有处次第定︰略同初禅二禅中所述。
(8)非有想非无想处次第定︰略同初禅二禅中所述。
(9)灭受想次第定︰若从非有想非无想,入灭受想定时,于是定前,自识其心,要期心利,心心次第而入,无有刹那杂念间入灭受想定;是为灭受想次第定。
[参考资料] 《法华玄义》卷四之(上);《大智度论》卷二十一、卷八十一;《大乘义章》卷十三;《大明三藏法数》卷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