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二十五众
隋代由官方资助的弘法组织。开皇十二年(592),文帝敕令选拔精通三学的高僧,共得二十五人;他们由官方出资供养,令他们住在京师各寺,任由四方学子来学。这些领众的高僧称为众主。依据史传的记载,知名的众主有僧粲、僧琨、慧影等人。其中,僧粲是“二十五众第一摩诃衍匠”,僧琨为“二十五众教读经法主”。
一般的研究,认为二十五众是从事基础教化的传教组织。这是隋文帝时以政府力量推动佛教复兴的各种措施之一。
[参考资料] 《续高僧传》卷九、卷十五、卷十九;《历代三宝纪》卷十二;蓝吉富《隋代佛教史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