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二十八部众


  又称观音二十八部众,是千手观音在弘法上的二十八部眷属,也是拥护观音法门修持者的良善鬼神众。
  千手观音是国人所常持诵之大悲咒的本尊。持诵大悲咒的人,除了蒙受到该神咒的直接法益及观世音菩萨的护念之外,大梵天王还会派遣二十八部善神,各率五百眷属及大力夜叉来保护他。《大悲心陀罗尼经》云(大正20‧108b)︰“其人若在空山旷野独宿孤眠,是诸善神,番代宿卫,辟除灾障。若在深山,迷失道路,诵此咒故,善神龙王,化作善人,示其正道。若在山林旷野,乏少水火,龙王护故,化出水火。”可见二十八部众与大悲咒行者,也有密切的关系。
  兹依《千手陀罗尼经》所载,条列二十八部众尊名,并依日僧宽信所绘尊像图,参考《千手造次第法仪轨》所载,略述其形相如次︰
  (1)密迹金刚士乌刍君荼鸯俱尸︰忿怒面,赤肉色,左手插腰,右手持三钴杵,身着甲胄。
  (2)八部力士赏迦罗︰面极忿怒,赤肉色,左手安腰,右手掌向外,腰着青衣。
  (3)摩醯那罗延︰头着金刚甲,左手当胸掌向外,右手舒肘向前,取大刀刺地。
  (4)金刚陀罗迦毗罗︰面及身色同前,左手安腰,右手向胸掣大刀,身着甲胄。
  (5)婆馺娑楼罗︰面白黄色,忿怒形,头着金甲,左手举于胸前,掌向外,指端垂下,右手握大刀,着甲胄。
  (6)满善车钵真陀罗︰面作微笑形,左手握拳安腰,右手当胸取莲华,着青色袈裟。
  (7)萨遮摩和罗︰面呈微笑且稍带怒,头着天冠,微举左臂,仰掌舒五指,右手当胸持斧钺,庄严如天女。
  (8)鸠兰单吒半祇罗︰面带微笑,青色,左手当胸,覆掌舒五指,右臂垂下持大刀,身着甲胄。
  (9)毕婆伽罗王︰面现微笑又带怒,白赤色,头有金甲,左手握拳安脐,右手持三戟,着金胄。
  (10)应德毗多萨和罗︰轻微忿怒面,头有玉冠,左右手各持独钴杵。
  (11)梵摩三钵罗︰面如天女,头戴天冠,左手安脐边,右手当胸持白拂,璎珞庄严如天人。
  (12)炎摩罗︰忿怒面,仰视上空,青绿色,左手当胸,右手舒臂覆掌,五指散开安腰下。
  (13)释王︰左手握拳安腰,右手持独钴杵,着草鞋。
  (14)大辩功德娑怛那︰如吉祥天女,左手举臂,持赤莲华,右手当胸,掌向外,捻大指、头指。
  (15)提头赖吒王︰忿怒面,左手安腰,右臂上举持三钴杵,身着甲胄。
  (16)神母女等大力众︰仰左掌于胸前,右掌向外捻大指、头指。
  (17)毗楼勒叉︰左臂上举持三戟,右手安腰持大刀,身着甲胄。
  (18)毗楼东博叉毗沙门︰左手持塔,右手持三钴戟。
  (19)金色孔雀王︰雀头人身,左右手各持孔雀足一只以为杖。
  (20)二十八部大仙众︰仙人形,左臂上举持经卷,右手当胸持杖。
  (21)摩尼跋陀罗︰面如天人貌,赤发,以花严饰,二手合掌。
  (22)散支大将弗罗婆︰微笑忿怒面,白色,头戴天冠,左手当胸,以大指捻头中二指,右手持大刀。
  (23)难陀跋难陀︰面极忿怒,青绿色,头上有龙,左手上举于胸前,掌心向外垂五指,右手安腰执三戟,身着甲胄。
  (24)娑伽罗龙伊钵罗︰忿怒面,青黑色,以二手持大刀刺地。
  (25)修罗乾闼婆︰三面六臂,各面有三目,白色,左右第一手当胸合掌,左第二手持莲华,右第二手持轮,第三手左右臂共举持日轮。
  (26)迦楼紧那摩侯罗︰面极忿怒,白赤色,头上戴白马头,左手插腰,右手高举于头,横持大刀,着甲胄。
  (27)水火雷电神︰火雷电神,面极忿怒,赤黑色,左手覆掌于胸前,右手舒臂散五指,作压地状,立于黑浪中。水雷电神,面如恶鬼形,青色,二手胸前内缚,舒二中指,屈头指相拄,立于波浪中。
  (28)鸠槃荼王毗舍阇︰鸠槃荼王系黑色长鼻瞋怒形,左持战具,右执索;毗舍阇系黑赤色大目瞋怒形。左手持火玉。
  二十八部众与千手观音的信仰并行于世,后世之相关造像颇多。中亚高昌出土的壁画断片中,站立于千手观音身侧的三眼神将像等护法神像,即二十八部众。又据《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二所载,中国五台山竹林寺中,安有二十八天释梵王像。日本京都莲华王院迄今仍供奉有湛庆等人所造的木造立像二十八尊。近江(滋贺县)常乐寺有刻上德治、延庆、正和等铭文的二十八部众像,此外,京都慈照院藏有绢本着色的二十八部众图二幅。
  [参考资料]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卷下;《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姥陀罗尼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