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二守护
指密教之二位守护神。为位居现图胎藏界曼荼罗文殊院及外金刚部院西方之门的二守护神,即不可越守护门者(gdul-dkaḥ)和相向守护门者(mṅon-phogs)。详称为门门二守护。《大日经》卷三〈悉地出现品〉云(大正18‧19a)︰“门门二守护,不可越相向,拟手而上指,朱目忿怒形。”该经卷四〈普通真言藏品〉有二守护的真言。《大日经疏》卷十释云(大正39‧686a)︰
“次守护者真言,此即是不可越,正为难持(谓力持义,观瞻不可得也,亦有难降伏义。)法佛奉教者,常在内门右边也。名为不可越使者,诸佛三昧耶威力不可过越也,金刚之戒奉以行之,一切不敢违越也。亦名无能见者,由此奉教者威猛炽盛,如百千日无敢视者,犹如初生小儿不堪仰视日轮,故以为名也。常在佛内门有所教命,如说而行,故名奉教者。(中略)次相对守门者真言,(中略)奉诸佛教敕,以不可得空,啖食一切著相众生难可化度降伏者,令无有余,即是大忿怒义也。”
此中,不可越守护者,密号是金刚,种子是“佉”(kha),三昧耶形是刀,形像是右手持鉾棒,左手竖拳当胸,面向左方,交脚而坐。印相是难胜金刚印,即右手作拳,竖风指当心上,左手作拳(皆在大指外)直舒臂,令拳稍高齐头。相向守护的密号、种子、三昧耶形及印相皆同于前。形像是左手持剑,面向右方,交脚而坐。
[参考资料] 《大日经疏》卷十三;《大日经疏演奥钞》卷十五;《大日经义释演密钞》卷六;《胎藏入理钞》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