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云岩寺


  (一)位于江苏省苏州阊门外之虎邱山︰又作虎丘寺、虎阜寺、武邱寺、报恩寺、东山寺等。据寺内碑刻所载,东晋‧咸和二年(327),司徒王珣及其弟王□舍别宅为精舍,以竺法汰之高足道一为开山。后,竺道生来此。相传曾于此聚石讲“阐提成佛”之义。刘宋时,昙谛尝入寺,讲儒书及《法华》《维摩》等诸经。岌法师亦住此敷扬《涅槃》。至隋代智聚来住,一时大盛,遂造丈八卢遮那佛像。至北宋,杨岐派之绍隆于此建法幢,寺门之繁荣达到极点。
  本寺昔为东南一大丛林,宋时为五山十刹之一。规模宏伟,琳宫宝塔,重楼飞阁,盛极一时。但寺宇曾多次遭劫,屡毁屡建,现存古建筑仅有断梁殿和五代古塔,其余的头山门、大殿、御碑亭等系清末以后重建。断梁殿即寺院之二山门,始建于唐,重建于元,平面长方形,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殿内原有康熙手书“路接天阊”匾额及频那耶迦塑像(俗称哼哈二将),惜已毁。现存元碑一方、明碑三方,记述寺院沿革颇详,为重要历史文献。古塔位于山顶,始建于后周‧显德六年(959),为八面七层、高约四十七公尺的木檐楼阁式砖塔,人称虎丘塔。
  (二)位于四川江油县窦圌山下︰始建于唐,宋时扩建,明末毁于兵火,清‧雍正三年(1725)重修。有殿宇五重,主要有天王殿、大殿、禅堂、星辰殿等。大殿西侧的星辰殿内存有宋代木作转轮经藏(即飞天藏、星辰车),高约十公尺,直径约八公尺,外形轮廓如木塔,可自由转动,分上、中、下三层,上层为天宫楼阁;中层为藏身,四壁板上饰有大小木雕人像二百余躯,表情姿态各异;下层为藏座。整个转轮工艺精美,为珍贵的古代木雕奇作。
  [参考资料] (一)《高僧传》卷五、卷七、卷十一;《法华经玄义》卷十(上);《续高僧传》卷五、卷十、卷十四;《佛祖统纪》卷三十六;《宋高僧传》卷四;《大明高僧传》卷五;《虎邱山志》;《大明一统志》卷八;《大清一统志》卷五十五;《苏州府志》卷四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