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五境(梵pañcārthāḥ、pañca viṣayāḥ)
五根所取、五识所缘的五种对境。又称五尘、五妙欲境。即色、声、香、味、触。
(1)色境︰即眼根所见、眼识所分别的对境,包含显色(即颜色)和形色(即形状)两类。
(2)声境︰即耳根所闻、耳识所分别的声音。
(3)香境︰即鼻根所嗅、鼻识所分别的对境。
(4)味境︰即舌根所取、舌识所分别的对境。
(5)触境︰即身根所触、身识所分别的对境。
其中,前二境眼、耳二根之体必须与境相离,始能发生作用,故又称为不至境、离中知。后三境鼻、舌、身三根之体必须与境密接,方能产生作用,故又称至境或合中知。
此五境,以能垢染人心,故又称五尘。又因贪欲烦恼执之为净妙之境,故又名五妙欲境。《俱舍论》卷一颂曰(大正29‧2b)︰“色二或二十,声唯有八种,味六,香四种,触十一为性。”
[参考资料] 《俱舍论释》卷一;《品类足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十三;《杂阿毗昙心论》卷一;《顺正理论》卷一;《大乘法苑义林章补阙》卷七;《俱舍论光记》卷一;《俱舍论宝疏》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