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五大(梵pañca mahā-bhūtāni,藏Ḥbyuṅ-ba-chen-po lṅa)
(一)构成万物的五元素︰即地、水、火、风、空。又称五大种,意为五种主要元素。在印度,大种作四类,或作五类、六类。俱舍家、唯识家等概用四大之说;而密教则专用五大或六大说,以其为万象之本源,显形则为大日如来的三昧耶形──五轮塔。五大中的地大、水大是金刚、胎藏两界的总德,种子字为“阿”(a)与“□”(va),形色各为方形与圆形,表本体的全形,显色各为黄色与白色。火大、风大是两界的别德,种子是“啰”(ra)与“诃”(ha),形色各用三角与半月,即本体的半形,显色各是赤色与黑色。空大是理智不二位,种子是由“阿”与“□”合成的“佉”(kha)字,形呈宝珠形,色是青色,形、色皆取两者的中间,以表不二门。
(二)指数论二十五谛中的第二十到第二十四的五谛︰《金七十论》卷上云(大正54‧1250c)︰“五唯生五大,声唯生空大,触唯生风大,色唯生火大,味唯生水大,香唯生地大。”五唯又名五尘。地、水、火、风四大在佛教中称能造四大种,色、声、香、味、触五境及其余一切法,皆四大种所造。但数论颠倒能所,以五大为五尘所造。
[参考资料] (一)《大日经》卷五〈阿阇梨真实智品〉;《大日经疏》卷十七;《慈氏菩萨略修愈□念诵法》;《五轮九字明秘释》;《真言宗即身成佛义章》。(二)南本《涅槃经》卷三十五、卷三十六;《大智度论》卷七十;《大乘义章》卷六;《涅槃经疏》卷三十二;《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中(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