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五山文学
日本五山禅林中所兴起的汉文学。即镰仓时代到室町时代末期,以京都、镰仓的五山十刹为中心,流行于禅僧之间的文学。我国自宋元以降,禅僧间盛以偈颂举扬宗义,此一风潮与临济宗同时传至日本,遂形成日本汉文学史上的黄金时代。
五山文学的展开,从其特性来分,有三个阶段。
(1)初期︰从镰仓时代到南北朝时代。此时期的诗文风格为纯中国式的,诗及偈颂的内容侧重于宗教。著名的人物中,中国方面有︰南宋的兰溪道隆、大休正念及无学祖元等人,元代的一山一宁、清拙正澄、明极楚俊及竺仙梵仙等人。日本方面有圆尔弁圆、南浦明、无关普门等入宋僧,虎关师炼、雪村友梅、中岩圆月等入元僧,中津绝海等入明僧,以及未曾至中国的梦窗疏石、无极志玄、春屋妙葩、龙湫周泽、义堂周信、观中中谛等人。其中,绝海和义堂二人被称为五山文学的双璧。
(2)中期︰室町时代初期到应仁年间(1467~1469),为五山文学的最盛期。此时期流行四六骈俪文,也盛行讲说注释唐、宋的诗文,宗教方面的意味较淡薄。代表人物有惟肖得岩、严中周噩、岐阳方秀、惟忠通恕、太白真玄、瑞溪周凤、心田清播、景南英文、鄂隐慧□等;彼等汉文造诣颇高,与其称之为禅僧,不如说是诗僧、文僧更为贴切。
(3)末期︰应仁以后到战国时代末期,盛行以口诀传授,没有创新,仅止于维持向来的遗风。诗文中的日本气息浓厚,并侧重于对苏东坡与黄山谷的诗文作讲解。代表人物有希世灵彦、翱之慧凤、横川景三、景徐周麟、天隐龙泽、兰坡景茞、月舟寿柱、西笑承兑等,皆属纯粹的文学僧。
五山文学的代表著作,有《空华集》(义堂)、《蕉坚□》(绝海)、《东海一沤集》(中岩)、《济北集》(虎关)、《岷峨集》(雪村)、《东海琼华集》(惟肖)、《补庵京华集》(横川)、《翰林萌芦集》(景徐)、《幻云诗稿》(月舟)等书。
总而言之,五山文学对禅宗本身来说,并无多大的助益,但在日本汉文学史上则具有不朽的意义,对日本中世文化的形成和展开有很大的影响。
[参考资料] 玉村竹二《五山文学》;上村观光《五山诗僧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