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五次第(梵Pañcakrama,藏Rim-pa chen-po)


  书名。作者虽载为龙树,然与二世纪的龙树非同一人。成书年代约在十世纪顷。系依据《秘密集会怛特罗》所撰的著作,其相当典籍为圣者流(ḥphags-lugs)的《究竟次第》(Utpanna-krama)。
  全书计由五部分构成,即︰
  (1)金刚念诵次第︰又称语净化次第(vāgvi-veka-krama),系以呼吸法为基础之念诵法。
  (2)无上密意次第︰又称心净化次第(cittavi-veka-krama)、心清净次第(cittaviśudhi-krama);旨在阐明心的净化过程。
  (3)自加持次第︰又称幻身次第;以受阿阇梨灌顶,加持行者之身为全文的主题。
  (4)乐现等觉次第︰系以三智和合为因,经由幻身次第而入一切空之观法。
  (5)双入次第︰旨在阐明以知轮回与涅槃、有相与无相、生起次第与圆满次第皆为不二及究竟大乐不二智之获得,而观佛与众生为不二一体。
  本书的梵文刊本系由比利时学者普辛(L.de la Vallee Poussin)刊行。普辛刊本是将英国学者赫吉森(B. H. Hodgson)所搜集的梵本加上〈略集成就法〉,并加上巴拉希达拉库希达(Parahitarakṣita)所撰的《五次第注》(Pañcakramatippaṇī)合编而成。译本方面,有西藏译本与日译本二种,藏译本由仁钦桑布译成,日译本则系酒井真典所译。
  此外,本书之藏文注释颇多,其中较具代表性的,系宗喀巴所作(《东北目录》五二九二(A)~(D))。又,相传为圣提婆(āryadeva)所撰的《行合集灯》(Caryāmelāpakapra-dīpa),系从诸《秘密集会怛特罗》中探求五次第的典据;而《心障清净论》(Cittāvar-aṇaviśodhaprakaraṇa)、《自身加持次第差别》(Svādhiṣṭhānakramaprabheda)、《现觉次第优波提舍》(Adhibodhikramopa-deśa)三书则分别就五次第中的第二、第三、第四次第的内容作深入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