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五辛


  指出家人、居士之受梵网戒者,或修三摩地者不可食用的五种辛菜。又称五荤。《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云(大正19‧141c)︰
  “是诸众生求三摩地,当断世间五种辛菜。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德日销长无利益。”
  关于五辛,有二说︰一说是大蒜、革葱、慈葱、兰葱、兴渠五种;源出《梵网经》卷下及《杂阿含经》。一说是蒜、葱、兴渠、□、薤五种;源出《菩萨戒义疏》卷下及《宋高僧传》卷二十九〈慧日传〉等。
  对于此五辛,古来诸经疏之解说颇多,不胜枚举,如《菩萨戒义疏》卷下说大蒜是葫荾,茖葱是薤,慈葱是葱,兰葱是小蒜,兴渠是葱蒺。《宋高僧传》卷二十九〈慧日传〉则说兴渠,或称芸薹胡荽,或称阿魏,产于于阗。至于兴渠之梵名,《翻译名义大集》有更进一步的说明。
  此外,道家称□、薤、蒜、芸薹、胡荽为五辛;练形家称小蒜、大蒜、薤、芸薹、胡荽为五辛,亦皆禁食之。
  [参考资料]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四;《入楞伽经》卷八;《法苑珠林》卷九十二;《梵网经菩萨戒本述记》卷下(本);《释氏六帖》卷十八;《佛祖统纪》卷三十三;《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