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人施设论(巴Puggala-paññatti)
巴利七论之一。日译本收在日译《南传大藏经》第四十七卷。“人”(puggala),是指凡人、圣人、因人、果人等意义的人。“施设”(paññatti)意为类集、安立、与分别。
全书包含论母(mātikā)与解说两部份。在论母中,首先提出六施设(蕴、处、界、谛、根、人施设)中之前五施设的名目(五蕴乃至二十二根),其次将人施设分为一法以至十法。第二部份的解说,是本书的主要内容,亦即将论母所提出的一法五十种、二法二十六种、三法十七种、四法二十九种、五法十四种、六法一种、七法二种、八法一种、九法一种、十法一种,分为一人(ekakam)以至十人(daśa-puggalā)等十章,而逐一加以解说。
本书所出现的名目,多见于巴利《经藏》中。尤其从二章二种人到第五章五种人,与《增支部》〈二法品〉至〈五法品〉中之所载,几乎完全相似。而在汉译《集异门足论》《舍利弗阿毗昙论》〈人品〉中也有与本书相似的叙述。
本书的原典由摩里斯(R. Morris)校订出版。此外,另有奈那提露卡(Nyana-tiloka)的德译本、洛乌(B. C. Law)的英译本及平松友嗣的日译本。此外,觉音的《五论注》(Pañcappka raṇaṭṭhakatha)中,收有本书的注释。
◎附︰《人施设论》之目次
论母
第一章 一人
第二章 二人
第三章 三人
第四章 四人
第五章 五人
第六章 六人
第七章 七人
第八章 八人
第九章 九人
第十章 十人
[参考资料] 《善见律毗婆沙》卷一;印顺《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阿毗达磨论书の研究》;M. Winternitz《Geschichte der indischenLiteratur》;B. C. L aw《A History of Pali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