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他化自在天(梵Para-nirmita-vaśa-vartin,巴Pa-ra-n immita-vasa-vattin,藏Gshan-ḥphrul-dbaṅ-byed)
天界之一。为欲界最高处的第六天。音译为波罗尼蜜和耶越(拔)致、波罗维摩婆奢、波罗尼蜜、娑舍跋提,意译为他化乐天、他化自转天。简称自在天、他化天、第六天。此天有情能于他所变化的欲境自在受乐,因而得名。如《俱舍论》卷十一云(大正29‧60b)︰“有诸有情乐受他化诸妙欲境,彼于他化妙欲境中自在而转,谓第六他化自在天。”
此天界位于距大海百二十八万由旬虚空密云之上,纵广与忉利天相同,皆为八万由旬。此天有娆害正法的天魔,及其宫殿,如《大智度论》卷十云(大正25‧134c)︰“魔王常来娆佛,又是一切欲界中主,夜魔天、兜率陀天、化乐天皆属魔王,(中略)魔是他化自在天。”
此天天众初生时,即如人间十岁的孩童,色貌圆满,衣服自备,寿量为一万六千岁(亦有中夭者);身高十六由旬,衣长三十二由旬,广十六由旬,重仅半铢,食用自然食,男女互视即成淫,意欲求子时,应念即化生。总而言之,此天优于阎浮提者有三,即︰长寿、端正、多乐。
又,密教中,此天位于胎藏现图曼荼罗外金刚部院的北方,共有三位。关于其形像,居中央者,右手竖掌持箭,左拳竖立,朝身舒张头指持弓;居外侧者,右掌竖立,屈中指及无名指,左手持莲华作拳置于胸前;居内侧者,右掌竖立,屈头指及中指持合莲,左掌覆于腰际。三昧耶形为弓箭,表征此天的欲乐自在。
[参考资料] 《立世阿毗昙论》卷六、卷七;《俱舍论》卷八、卷十一;《大智度论》卷五、卷九、卷十;《彰所知论》卷上;《秘藏记》;《大楼炭经》卷四;《法苑珠林》卷二、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