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仲算(935~976或899~969)
日本法相宗学僧。一作中算。姓氏、籍贯不详。幼时受奈良兴福寺别当空晴的教导,深究内外典籍,尤擅论义,南京学徒推为翘楚。然性不喜荣达,每选僧官,师皆让予他人。常蛰居兴福寺松室,专事研学。
应和三年(963),村上天皇手书《法华经》。八月,于清凉殿召集南北硕学,行开题供养,并举行五日十座之法义辩论,令法相、天台学僧展开辩论。逮第三日,由比睿山延历寺之良源任讲师,兴福寺法藏任问者,论“一切皆成”之有无。时法藏辞穷乃令陪席之户部尚书藤原文范,急请师来京。最后一日,比睿山之寿肇、圣救为讲师,师代奈良之仁贺、圆艺为问者,就良源先前所言加以论破,乃获得天皇厚赐,法相宗遂成六宗之首。
康保三年(966)十月,师任维摩会讲师,复任西大寺“别当”。安和二年(969),与喜多院林怀入熊野山,于那智泷下讲《般若心经》。贞元元年(976)八月,应藤原文范所请,撰《法华经释文》三卷。十月十九日示寂。年四十二(一说安和二年十月十九日寂,年七十一),世称松室先德、贞松房先德。著有《法华音释》三卷、《四分义极略私记》二卷、《法相宗贤圣义略问答》一卷、《法华陀罗尼集》一卷等。
[参考资料] 《元亨释书》卷四;《本朝高僧传》卷九;《应和宗论日记》;《诸宗章疏录》卷二;《三会定一记》卷一;《如是院年代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