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众许摩诃帝经(梵Mahāsammata-rāja)
十三卷。宋‧法贤译。又称《众许摩诃帝释经》。收在《大正藏》第三册。系佛陀在迦毗罗国尼俱陀林中时,指示大目犍连为众生演说的佛传。内容叙述释种之由来,至乌波梨之归佛等事迹。初述自太古三摩达多王至释尊之间之世系、生母摩贺摩耶之生缘;次记释尊自兜率天下生入摩贺摩耶之胎、龙弭祢园降生、阿私陀之占相,及童年善书及射、娶耶输陀罗等三夫人、游观世间深生厌离之念、出家苦行、于金刚座上成道、受商主布萨利迦之供养等事迹,并述及游历诸方,度五比丘、耶舍、俱梨迦、诸长者子五十人、六十贤众、难那、三迦叶波等事。卷末并述及释尊在迦毗罗城教化释种及乌婆梨等事。
经题的“众许”是劫初之王“三摩达多”(Sammata)之意译,“摩诃帝”是大王(mahāraja)之意,意谓三摩达多王是受众人推荐所出任之国王。虽然题号如此,但全经所载,则以叙述佛传为主,有关该王之事迹,仅列举一、二而已。因此,就经题与内容之不甚系属而言,本经是相当特殊的例子。又,本经是汉译佛传中,唯一属西藏系者。然地名、人名等专有名词皆为梵音之音译。此外,本经由释尊俗家之家系说起,不举过去七佛,乃至千佛之法系,亦不举释尊之本生谭等,凡此皆为本经之特色。
唐‧义净所译的《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一至卷九为本经之异译本。
[参考资料] 《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卷七;《阅藏知津》卷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