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优钵罗华(梵utpala,巴uppala,藏ut-pa-la、chu-skye-sṇon-po)


  又作乌钵罗花、沤钵罗花、郁钵罗花、优钵剌花、优婆罗花、嗢击罗花。即睡莲。学名Nymphaea tetragona。此花属睡莲科,似莲而小,叶浮在水面上,广卵形全缘,表面为有光泽的暗绿色,叶背是淡绿色,边缘为赤色且有不规则的暗赤紫色斑点。花由多数花盖组成。根与种子可食用。
  佛典中,也有在“优钵罗”之前冠上意指“青色”(nīla)的“泥庐”、“尼罗”之语,而称之为“泥庐钵罗华”的用例,汉译作“青莲华”。如《慧苑音义》卷上云(大正54‧436c)︰
  “优钵罗花,具正云尼罗乌钵罗。尼罗者,此云青;乌钵罗者,花号也。其叶狭长,近下小圆,向上渐尖,佛眼似之,经多为喻。其花茎似藕,稍有刺也。”
  此外,也有附上形容词“赤”(rakta)的用例,汉译红莲花。《法华玄赞》卷二(本)云(大正34‧676a)︰“优钵罗者,此云红莲华。”又,《玄应音义》卷三称之为黛花。此外,《大日经疏》卷十五云(大正39‧734a)︰“优钵罗,亦有赤、白二色,又有不赤不白者,形似泥卢钵罗花也。”
  [参考资料] 《玄应音义》卷二十一~卷二十三、卷二十五;《翻梵语》卷七、卷十;《翻译名义集》卷二、卷三;中村元编《佛教植物散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