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会泉(1874~1943)


  现代闽南名僧。福建同安人。俗姓张。法名明性,号会泉,别号印月,自署华满,晚称莲生道人。少有大志,家贫辍学,七岁丧父,十三岁丧母,遂感人生若梦,而发心皈佛。年十九,依厦门虎溪岩温善出家。年二十,赴漳州龙溪南山崇福寺,从佛乘受具足戒,并依学律,复请益于南普陀喜参,于是学业有进。年二十一,参访诸方尊宿,朝礼南海普陀山,访谒印光,于天童寺听谛闲讲《法华经》,并入禅堂,参究上乘,复听幻人讲《楞严经》。自此,宗说并进,行讲互证。其后,历参月霞、道阶诸师,并应南安雪峰寺之请,讲《楞严经》,又创虎溪莲社。
  民国肇兴,尝应台湾佛教人士邀请,赴基隆灵泉寺讲《金刚经》。旋又游化闽南等地。抗日期间,先避居鼓浪屿,后乘隙登轮赴香港,转往新加坡,历住龙山寺、光明山普觉寺等,并赴缅甸仰光、印尼、马来西亚槟城等地弘法。民国三十二年,圆寂于新加坡双溪寺。世寿七十。
  师戒德庄严,禅净双修,积极兴办僧教育,尝创设闽南佛学院、楞严学舍、佛学研究所等,对闽南佛教贡献甚大。著有《大乘起信论科注》《佛学常识易知录》《普门品讲义》《阿弥陀经集讲》及《金刚经讲义》等书。
  [参考资料] 东初《中国佛教近代史》第二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