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伽耶山(梵Gayā,巴Gayāsisa,藏Ga-yā-mgoḥiri)


  位于中印度摩揭陀国伽耶城附近。即今伽耶市(孟加拉巴特那市西南九十六公里处)西南的婆罗门优尼山(Brahmayoni)。又作伽邪山、伽种山、言我耶山。全名羯阇尸利沙山(Gayāśīrṣa)。意译象头山。因山顶似象头而得名。《大唐西域记》卷八云(大正51‧915a)︰“溪谷杳冥,峰岩危险,印度国俗称曰灵山。自昔君王驭宇承统,化洽远人,德隆前代,莫不登封而告成功。山顶上有石窣堵波,高百余尺,无忧王所建也。(中略)昔如来于此演说宝云等经。”
  此山今为印度教的圣地,山顶上有寺院。山之东南是三迦叶之一伽耶迦叶本生之村庄,其南有伽耶与那提二迦叶事火之故迹。
  此外,《俱舍论光记》卷十八记载,鹫峰山之北三、四里处有羯阇尸利沙山,为提婆达多别立教团处,旧称伽耶山,系因羯阇(gaja)与伽耶(gayā)之音相近,因此谬传为伽耶山。
  [参考资料] 《杂阿含经》卷八;《佛本行集经》卷四十二、卷四十四;《文殊师利问菩提经》;《四分律》卷三十一、卷三十三;《五分律》卷十六;《四分律开宗记》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