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佛光寺(1)


  位于山西五台县东北三十二公里的佛光山腰。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隋唐时,寺况兴盛。寺因势建造,坐东向西,三面环山。
  寺内最古建筑为六角形祖师塔(高约八公尺,以青砖砌筑),形制古朴,与寺同建,为北魏遗物。原有主要建筑弥勒大殿,宽七间,高约三十二公尺。唐武宗废佛时遭毁。宣宗大中十一年(857)重建,称东大殿。雄伟古朴,为中国现存唐代木构建筑中的代表作之一,殿内佛坛五间,满布彩塑,多为唐代作品。前院文殊殿建于金‧天会十五年(1137)。其余建筑如山门(即天王殿)、伽蓝殿、万善堂、香风花雨楼及厢房、□9548洞等,均为明清时代所重修者。
  此外,寺内另有唐代塑像、壁画、石幢、墓塔、汉白玉雕像等文物。石幢两座,平面八角形,一在东大殿前,唐‧大中十一年造;一在前院当中,唐‧乾符四年(877)造。寺东山腰及西北塔坪里,有塔七座,其中四座(解脱禅师塔、无垢净休、志远和尚塔、大德方便和尚塔)为唐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