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佛国寺
韩国曹溪宗寺院,新罗三大古刹之一。位于庆尚北道庆州市吐含山南麓,又号华严佛国寺、华严法流寺。
关于本寺的创建缘起,传有二说︰(1)依《三国遗事》卷五所载,新罗‧景德女王十年(751),宰相金大城为前世父母建石佛寺(今之石窟庵);为现世父母建本寺,并请表训、神琳住持。(2)依《佛国寺古今创记》所载,系新罗‧法兴王(514~539)时所创建,景德女王十年(751),金大城中兴之。
尔后在新罗、高丽、李朝各代皆屡经修建,终成东都第一名刹。李朝‧宣祖二十六年(1592),于壬辰之役遭日军所毁,至孝宗十年(1659)始再兴。英祖四十三年(1767)六月,道泰、赞弘等人重修大雄殿。1972年再度整建。
现今有多宝塔(有影塔)、石桥、石栏、紫霞门、泛影楼、大雄殿、白云桥、青云桥、莲华桥、七宝桥、奉炉台、释迦塔(无影塔)、光明台、极乐殿、安养门等建筑。其中,寺前的石坛、石桥与极乐殿所奉阿弥陀像,具唐代气象;而分踞大雄殿东、西方的多宝、释迦二塔,则是新罗石塔的代表,与白云桥、青云桥等同为韩国石造建筑的极品。大雄殿、极乐殿、紫霞门则为李朝中期时所重建。
又,收藏在释迦塔中之新罗木版《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系于1966年发现,经推定为西元八世纪前半之物,是世界上现存之罕见的古老印刷物。大雄殿北方之舍利塔,是灯笼型石塔,中有浮雕如来型坐像二尊、天部型立像二尊,据推定是高丽初期的作品。大雄殿之本尊毗卢遮那如来、极乐殿之本尊阿弥陀如来,皆为半丈六金铜坐像,是新罗铜造雕刻的代表作。
[参考资料] 《佛国寺历代记》;《朝鲜寺刹史料》卷上;《东国舆地胜览》卷二十一;《大华严佛国寺事迹》;《东京杂记》;《朝鲜佛教通史》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