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佛大先(梵Buddhasena)


  五世纪北印度罽宾国人。约于我国晋末时行化西域。为说一切有部之禅法传持者。又作佛驮先、佛陀斯那,意译为觉将。依〈禅要秘密治病经记〉所载,师(大正55‧66a)︰“天才特拔,诸国独步,诵半亿偈,兼明禅法,内外综博,无籍不练,故世人咸曰︰人中师子。”
  另依《出三藏记集》卷九慧观〈修行地不净观经序〉所述,师出世于罽宾第一教首富若蜜罗灭后五十余年后,为第三训首。曾受法于婆陀罗。蒙其教化者甚多,入道之徒具有七百。如译出《达磨多罗禅经》的佛驮跋陀罗,即于幼年时期受业于师。华人从师受法者,有智严,以及北凉的沮渠京声。《高僧传》卷三释智严〉载(大正50‧339b)︰“(智严)每以本域丘墟,志欲博事名师,广求经诰。遂周流西国,进到罽宾入摩天陀罗精舍,从佛驮先比丘咨受禅法,渐染三年,功逾十载。”后来智严即邀请师之弟子佛驮跋陀罗东归传法。〈禅要秘密治病经记〉亦载(大正55‧66a)︰“河西王从弟大沮渠安阳侯,于于阗国衢摩帝大寺,从天竺比丘大乘沙门佛陀斯那。(中略)沮渠亲面禀受忆诵无滞。”由上述诸例,约略可见佛大先其人与我国晋末佛教的关系。
  [参考资料] 《达摩多罗禅经》序;《高僧传》卷二〈佛陀跋陀罗传〉;《开元释教录》卷五;《翻译名义集》卷一〈宗翻译主篇〉;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