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佛教碑帖
指与佛教有关的碑刻或字帖。其中,碑刻之内容多为经文或塔铭,而字帖则包含经文与其他撰述文字。
由于抄写经文为大乘佛教的信仰方式之一,因此自古以来,书写佛经的风气即甚为盛行。其后亦渐蔚成文人雅士之风尚。辗转相传,乃使历代之佛教碑帖,流传甚多。譬如北京房山云居寺石经在清代即有部份流传于书法界。其他如《金刚经》《阿弥陀经》《心经》等经,皆为历代书法家所常书写。至于王羲之〈圣教序〉、柳公权〈玄秘塔碑〉、怀素〈自叙帖〉等碑帖,则更为书法界所习知。
此类碑帖除了在书法上具有一定程度的价值之外,同时也是研究文化史的史料之一。当然,在宗教信仰层次上,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此下所列,为台湾坊间所易觅得的碑帖。虽属九牛一毛,然亦由此可见此种风尚之一斑。
(一)经咒类
(1)晋 王羲之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2)北齐 泰山石峪金刚经
(3)唐 柳公权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4)唐 怀素 佛说四十二章经
(5)辽、金 房山云居寺石经
(6)清 林则徐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7)民国 弘一 华严经观自在菩萨章等多种
(8)民国 朱玖莹 金刚频若波罗蜜经、心经
(9)民国 本慧 楞严经、大悲经、十小咒、虚空藏咒
(10)民国 吴垂昆 佛说阿弥陀经
(二)寺塔碑铭类
(1)隋 龙藏寺碑
(2)唐 敬客 王居士砖塔碑
(3)唐 欧阳通 道因法师碑
(4)唐 颜真卿 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文
(5)唐 柳公权 玄秘塔碑
(6)唐 欧阳询 化度寺邕禅师塔铭
(7)唐 裴休 圭峰禅师碑
(8)宋 米南宫 天衣禅师碑
(9)元 赵孟頫 圆通寺记
(10)民国 朱玖莹 僧璨信心铭
(三)其他类
<#PAGE 2388-b>
(1)晋 王羲之 圣教序
(2)唐 褚遂良 雁塔圣教序
(3)唐 怀素 自序帖
(4)宋 黄庭坚 诸上座
(5)宋 米南宫 方圆庵记
(6)元 赵孟頫 净土词
(7)明 归昌世 归昌世手写佛经(金刚经、心经、阿
弥陀经、四十二章经、遗教经、圆觉
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