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佛种(梵buddha-vaṃśa,巴buddha-vaṃsa,藏saṇs-rgyas-kyi rigs)


  意指佛的本质或成佛的根本原因。有多种说法。略说四种如次︰(1)指众生本具的佛性︰《法华经》卷一〈方便品〉云(大正9‧9b)︰“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法华文句》卷四(下)释为(大正34‧58a)︰“中道无性即是佛种。迷此理者,由无明为缘,则有众生起。解此理者,由教行为缘,则有正觉起。欲起佛种须一乘教。”(2)指烦恼为佛种︰这是就“烦恼即菩提”的见地而说的。《维摩经》卷中〈佛道品〉(大正14‧549b)︰“以要言之,六十二见及一切烦恼皆是佛种,(中略)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 华,卑湿淤泥乃生此华。”僧肇注云(卍续27‧491上)︰“尘劳众生即成佛道更无异人,夫成佛故是佛种也。”(3)以菩提心为佛种︰如《华手经》卷二〈发心品〉所载(大正16‧140a)︰“譬如无牛则无醍醐,如是若无菩萨发心则无佛种。(中略)如是若有菩萨发心,则佛种不断。”(4)以称名为佛种︰如《宝云经》云(大正16‧210a)︰“譬如种树,有其种子离于腐败,具足生芽因缘。(中略)善男子!闻佛名者得其种子具足因缘,便得受记。”
  此外,《菩萨念佛三昧经》谓,佛种是一切诸佛的体性,旧译《华严经》卷十谓(大正9‧461b)︰“下佛种子于众生田,生正觉芽。”《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一释云(大正35‧310a)︰“菩萨所行名为佛种。”
  以上四种之中,前一种是约性德而说佛之本质为佛种,后三种是约修起而说,是指产生佛果的种性。但是,守护此佛种而不令绝,是菩萨所应努力去做的。《无量寿经》卷上(大正12‧266b)︰“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护佛种性常使不绝。”《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一〈四法品〉(大正15‧36a)︰“菩萨有四法不断佛种,何等四?一者不退本愿,二者言必施行,三者大欲精进,四者深心行于佛道。”
  [参考资料] 《大乘入楞伽经》卷五〈无常品〉;《佛地经论》卷二;《究竟一乘宝性论》;《佛性论》卷二;《大乘庄严经论》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