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信满成佛
华严宗用语。谓于十信位最后的满位成佛。根据华严宗之圆融教义,十信虽为修行过程之初阶,然亦可具现佛之究极境地。旧译《华严经》卷八〈梵行品〉云(大正9‧449c)︰“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知一切法真实之性。具足慧身,不由他悟。”《华严经探玄记》卷三(大正35‧166b)︰“义准上下经意有三种成佛。一约位,以六相方便。即十信终心胜进分后,入十解初位,即成佛。以此是三乘终教不退之位故。以一乘六相融摄,即具诸位,至佛果也。”《华严五教章》卷二(大正45‧489b)︰
“约寄位显,谓始从十信,乃至佛地,六位不同,随得一位得一切位,何以故?由以六相收故,主伴故,相入故,相即故,圆融故。经云︰在于一地普摄一切诸地功德。是故经中十信满心胜进分上,得一切位及佛地者,是其事也。”
可知华严宗以说一行即一切行,一位即一切位,故得一位随即皆得一切位,然今特约十信满成佛,以说三乘终教于十解初位即得不退,此寄同之意明矣。
《华严成佛妙义》卷下载(大正45‧777c)︰
“今寄三乘终教位说,以彼教中,信满不退方得入位。今即寄彼得入位处,一时得此一切前后诸位行相,是故不于信初心说,以未得不退不成位相,但是行故。问︰信满不退方入位故,说满心者应住位成佛,何名信满?答︰由信成故,是行佛非位佛也。”
又,《华严经疏》卷十九云(大正35‧647b)︰
“通说诸位相摄,总有三类。(一)以行摄位,如十信中具一切位,贤首品说。(二)以位摄位,如十住满即得成佛,如十住品及法界品海幢比丘处说。其十行十向十地皆尔,各如自品说。(三)初心摄终,如十住初心即摄诸位,如此品说,并就因位满说。如普贤作用大分同佛,犹未是佛,此中亦尔。”
《五教章纂释》卷下之七解此文,谓初是行佛,次二是位佛。十信是行,非是位成,故其成佛名为行佛;十解初位以上位成,故其成佛名为位佛。
又,信满成佛之说,亦载于《占察善恶业报经》及《大乘起信论》等。对此,《华严经疏》卷十六载(大正35‧621c)︰
“若占察经渐次作佛,略有四种。何等为四?一者信满法故作佛。所谓依种性地,决定信诸法不生不灭清净平等,无可愿求故。二解满作佛。三证满作佛,谓净心地。四一切功德行满作佛,依究竟菩萨地。起信依此说信成就发心,能八相作佛,文据昭然。况圆融门中不依位次,寄终教说信满即能因果无碍,以因门取常是菩萨,以果门取,即恒是佛。”
[参考资料] 《华严经孔目章》卷三;《华严经搜玄记》卷一(末);《华严五教章》卷一、卷二;《华严经旨归》;《华严经略策》;《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十七;《华严一乘成佛妙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