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倓虚(1875~1963)


  河北宁河人。俗姓王。名福庭,法号隆衔。年十一,入乡塾就读,后因家境不佳而辍学习商,兼习医术。十七岁娶妻,生子五人。庚子事变,走避营口,设东济生药店,悬壶济世。年四十,以半生度过,顿感人生短暂,遂有出尘之念。越二年,投涞水高明寺印魁出家。复至浙江观宗寺,从谛闲受具足戒。后在谛闲座下专究天台教观,因得其传法。
  西元1921年后,致力于弘扬佛法。其足迹遍及京津、华北、东北各省,远至上海、西安等地,亦曾至日本、韩国。而其主要法缘则在东北。先后建立寺院,兴办学院,开辟弘法道场。就中,以哈尔滨极乐寺、长春般若寺、营口楞严寺规模最大。1949年以后,移锡香港。次年被推选为香港佛教联合会第一任会长,其后数届当选,均以老病婉辞。师颇致力于僧材教育。先后创办华南佛学院、天台弘法精舍、谛闲大师纪念堂、中华佛教图书馆、青山极乐寺与佛教印经处。1963年示寂,世寿八十九。遗体荼毗后,舍利安葬于九龙湛山寺塔院。门人大光综其口述生平事迹,编成《影尘回忆录》行世。著作有《心经疏义》《起信论讲义》《天台传佛心印记释要》《金刚经讲义》《水陆法会法语》等书。
  [参考资料] 东初《中国佛教近代史》第二十五章;慧岳《天台教学史》第六章;H. Welch着‧阿含译《近代中国的佛教制度》第九章(《世界佛学名著译丛》 {83});王占英〈佛教天台宗近世传人──倓虚法师〉(《法音》{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