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僧伽婆罗(梵Saṃghavarman;460~524)


  扶南国(湄公河下游)人。梵名意译僧养、众铠。十五岁出家,偏学阿毗昙,受具后广习律藏。后闻齐国提倡佛法,乃乘舶至扬都,住正观寺,师事求那跋陀罗,精研方等,通解数国书语。梁‧天监二年(503),曼陀罗仙自扶南国来朝时,奉勒与之从事译经。其后于扬都寿光殿、华林园、正观寺、占云寺、扶南馆等五处译经。计译出《阿育王经》《孔雀王陀罗尼经》《文殊师利问经》《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菩萨藏经》《解脱道论》《阿育王传》等十一部三十八卷。此中,有人以为《阿育王传》与《阿育王经》为同本,故应为十部三十二卷。
  [参考资料] 《高僧传》卷三;《历代三宝纪》卷三、卷十一;《开元释教录》卷六;《大唐内典录》卷四;《续高僧传》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