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僧导(362~457)
东晋南北朝间学僧。京兆(陕西省长安)人。十岁出家,从师学《法华经》,昼夜钻研,粗解文义。及十八岁,博读诸典。师气干雄勇,神机秀发,颇为当时名僧僧睿所称叹。受具足戒后,师之学识益进,博通禅律经论。秦王姚兴颇钦其德业。师曾列席罗什之译场,详定经论。又曾撰《成实论》、三论之义疏,及《空有二谛论》等论著。
后刘宋武帝西伐长安,扫荡关内。师受武帝之嘱托,辅佐其子桂阳公义真,使免于夏王赫连勃勃之难。武帝感德,乃令子侄内外师之。后应武帝之请,于寿春(安徽寿县)建东山寺(又名石□寺),常讲说经论,从其受业者达千余人。时值北魏迫害佛教,沙门避难投之者数百;师乃悉给衣食,兼为亡者设会行香。
迨刘宋孝武帝(454~464)即位,师既奉诏住于建康中兴寺,复受勒于瓦官寺讲《维摩经》。帝及公卿悉列其会。后辞还寿春,示寂于东山寺,享年九十有六。弟子有僧威、僧音等多人。其中从师学《成实论》者,被称为寿春系成实派。寿春亦因而成为研习《成实论》之重镇。
[参考资料] 《高僧传》卷七;《法华传记》卷二;《佛祖历代通载》卷八;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冢本善隆《中国中世佛教史论考》。